槐胶弹子
【拼音】:huái jiāo dàn zǐ
【注音】:ㄏㄨㄞˊㄐ一ㄠㄉㄢˋㄗˇ
【繁体】:槐膠彈子
词语解释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槐胶弹子[huáijiāodànzǐ]⒈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
引证解释⒈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引唐冯贽《云仙杂记·槐胶弹子》:“李少微子女颇多,每朝退,於亭榭散槐胶弹子数百枚,令诸小儿争取之,以为戏笑。”
网络解释槐胶弹子槐胶弹子是汉语词汇,读音为huáijiāodànzǐ,意思是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
综合释义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唐冯贽《云仙杂记·槐胶弹子》:“李少微子女颇多,每朝退,於亭榭散槐胶弹子数百枚,令诸小儿争取之,以为戏笑。”
汉语大词典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唐冯贽《云仙杂记·槐胶弹子》:“李少微子女颇多,每朝退,于亭榭散槐胶弹子数百枚,令诸小儿争取之,以为戏笑。”
其他释义1.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
读音:huái
[huái]
(1)(名)乔木;花淡黄色;结荚果:~豆|~树|~黄|刺~。
(2)(Huái)姓。
读音:jiāo
[jiāo]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
读音:dàn,tán
[dàn]
[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