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弄
【拼音】:méi huā nòng
【注音】:ㄇㄟˊㄏㄨㄚㄋㄨㄥˋ
【结构】:梅(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弄(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梅花三弄》的省称。梅花弄[méihuānòng]⒈《梅花三弄》的省称。
基础解释《梅花三弄》的省称。
引证解释⒈《梅花三弄》的省称。参见“梅花三弄”。引宋秦观《桃源忆故人》词:“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西风送,戍楼寒重,初品《梅花弄》。”明徐渭《侣琴篇为赵子赋》:“一作《梅花弄》,都令雪满空。”
网络解释梅花弄(词语)梅花弄,是汉语词汇,出自《桃源忆故人》,为《梅花三弄》的省称。
综合释义《梅花三弄》的省称。宋秦观《桃源忆故人》词:“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西风送,戍楼寒重,初品《梅花弄》。”明徐渭《侣琴篇为赵子赋》:“一作《梅花弄》,都令雪满空。”参见“梅花三弄”。
汉语大词典《梅花三弄》的省称。宋秦观《桃源忆故人》词:“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西风送,戍楼寒重,初品《梅花弄》。”明徐渭《侣琴篇为赵子赋》:“一作《梅花弄》,都令雪满空。”参见“梅花三弄”。《汉语大词典》:梅花三弄 拼音:méihuāsānnòng古曲名。据明朱权《神奇秘谱》称,此曲系由晋桓伊所作的笛曲改编而成。内容写傲霜斗雪的梅花,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元朱庭玉《夜行船·春晓》套曲:“晓角《梅花三弄》曲,勾引起禁钟楼鼓。”
1.田鹤仙大器晚成,此时他的绘梅技艺又有了质的飞跃——“梅花弄影”一曲唱响,戛戛独造,惊艳了瓷坛。
读音:méi
[méi]
(1)(名)乔木;性耐寒;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果实球形;味酸。
(2)(名)这种植物的花。
(3)(名)这种植物的果实:~子
(4)(名)姓。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nòng,lòng
[nòng]
[ nòng ]1. 玩耍,把玩:摆弄。玩弄。弄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儿。戏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弄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2.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3. 设法取得:弄点钱花。
4. 搅扰:这事弄得人心惶惶。
5. 耍,炫耀:搔首弄姿。
6. 不正当地使用:弄权。弄手段。捉弄。
7.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
8.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 lòng ]1. 方言,小巷,胡同:弄堂。里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