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俗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俗例

俗例

【拼音】:sú lì

【注音】:ㄙㄨˊㄌ一ˋ

【结构】:俗(左右结构)例(左右结构)

【简体】:俗例

【繁体】:俗例

解释

词语解释俗例súlì。(1)指民间的风俗习惯。俗例[súlì]⒈指民间的风俗习惯。例按俗例守岁。英conventionalway;

基础解释习俗或惯例。

引证解释⒈犹惯例。引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告曰:‘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道有远近,必日昃始归,徒苦傔从,无益也。’”⒉民间的习俗。引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邗江俗例,设酒肴于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以故有因避被窃者。”

网络解释俗例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按俗例

综合释义犹惯例。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告曰:‘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道有远近,必日昃始归,徒苦傔从,无益也。’”民间的习俗。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邗江俗例,设酒肴于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以故有因避被窃者。”俗例[súlì]习俗或惯例。《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邗江俗例,设酒肴于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也作「俗论」。

网友释义súlìㄙㄨˊㄌㄧˋ俗例 ◎俗例súlì[conventionalway]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按俗例

汉语大词典(1).犹惯例。清昭梿《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告曰:‘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道有远近,必日昃始归,徒苦傔从,无益也。’”(2).民间的习俗。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邗江俗例,设酒肴于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以故有因避被窃者。”

国语辞典习俗或惯例。《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邗江俗例,设酒肴于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也作「俗论」。俗例[súlì]⒈习俗或惯例。也作「俗论」。引《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邗江俗例,设酒肴于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近民风

其他释义1.犹惯例。2.民间的习俗。

俗例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民风

俗例造句更多 >>

1.我会避开要依俗例和礼仪的场合。

2.连江元修都没想到占老爹还有这么一折,按大汉俗例,并不会在投军前成亲,多数在异地应卯的时候自行选择了婚配,三十岁左右才会带着妻小回家探亲。

3.作为婚约俗例的一部分,“抢亲”现象发生和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区域人文环境之中。

4.俗例中,嫁娶双方均需要在举行婚礼时置办酒席宴请宾客。

5.公子哪里的话,公子今科必定高中,之所以现在没有得到喜报,必定是因为公子乃今科解元,名次靠前的报喜的人总是安排在后面出发,这是俗例啊!

6.这个倒是,那还是依我们大宋俗例,大哥就做我的总管好了。

7.也难怪韩远仁会这样问,自古以来武林中规矩多,比如一条俗例,武林中各派的弟子不得从事演戏行业,因为演戏的人在旧时候没地位,武林各派丢不起那人。

8.戎族人后来与中原华夏族融合,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按照当时的俗例,就以国名为姓,称为戎氏。

9.有关清代田宅交易中“喜礼”俗例的探讨,史学家所利用的材料局限于乾隆刑科题本。

10.这日是正月十三,俗例十三夜上灯,十八落灯。

字义分解

读音:sú

[sú]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读音:lì

[lì]

(1)(名)(~子)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举~|~证。

(2)(名)从前有过;后来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援~|先~|史无前~。

(3)(名)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事例:病~。

(4)(名)规则;体例:条~|~外。

(5)(名)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行公事。

俗例相关成语

俗例相关词语

上一个:释例

下一个:随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