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饤盘
【拼音】:jiǔ dìng pán
【注音】:ㄐ一ㄡˇㄉ一ㄥˋㄆㄢˊ
【结构】:九(独体结构)饤(左右结构)盘(上下结构)
【繁体】:九飣盤
词语解释古食器名。饤,亦作“钉”。九饤盘[jiǔdìngpán]⒈古食器名。饤,亦作“钉”。
基础解释古食器名。饤,亦作“[[钉]]”。
引证解释⒈古食器名。飣,亦作“钉”。引《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卢氏杂说》:“御厨进饌,凡器用有少府监进者,用九飣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於其间,置上前。亦谓之‘看食’。”《类说》卷二五引唐无名氏《玉泉子·九钉盘》:“唐御厨进饌,用九盘装累,名九钉盘。”宋虞悰《食珍录》:“煬帝(隋煬帝)御厨用九飣牙盘食。”
网络解释九饤盘古食器名。飣,亦作“钉”。出自《太平广记》。
综合释义古食器名。飣,亦作“钉”。《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卢氏杂说》:“御厨进饌,凡器用有少府监进者,用九飣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於其间,置上前。亦谓之‘看食’。”《类说》卷二五引唐无名氏《玉泉子·九钉盘》:“唐御厨进饌,用九盘装累,名九钉盘。”宋虞悰《食珍录》:“煬帝(隋煬帝)御厨用九飣牙盘食。”
其他释义1.古食器名。饤,亦作'钉'。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dìng
[dìng]
见〔饾饤〕。
读音:pán
[pán]
(1)(名)古代盥洗用具。
(2)(名)(~子、~儿)盛东西的浅底器具;多为圆形:托~|茶~|菜~。
(3)(名)(~儿)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地~。
(4)(名)(~子、~儿)旧时指商品行情:开~|收~。
(5)(动)回旋地绕:~旋。
(6)(动)垒、砌、搭(炕、灶):~炕。
(7)(名)仔细查问或清点:~查|~问。
(8)(名)旧时指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9)(动)搬运:~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