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儿般漆碗
【拼音】:qǐ ér bān qī wǎn
【繁体】:乞兒般漆碗
【拼音】:qǐ ér bān qī wǎn
词语解释谓乞丐持细漆碗而走也,以喻所持之物与身份不合也。般,搬之本字。清、翟颢《通俗编·器用·乞儿般漆碗》:「《墨庄漫录》:『晏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漆碗,叔原因赋搬漆碗诗。」
读音:qǐ
[qǐ]
(1)(动)向人讨;乞求:~食|~援|~降|~哀。
(2)(Qǐ)姓。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读音:bān
[bān]
种类。那般、万般无奈、兄弟般的友谊
读音:qī
[qī]
(1)(名)用漆树皮里的粘汁或其他树脂制成的涂料。
(2)(动)把漆涂在器物上:把大门~成红色。
(3)(Qī)姓。
读音:wǎn
[wǎn]
(1)(名)盛饮食的器具;口大底小一般是圆形的:~橱|~柜。
(2)(名)像碗的东西: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