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虚公子
【拼音】:píng xū gōng zǐ
【繁体】:憑虛公子
【拼音】:píng xū gōng zǐ
网友释义凭虚公子,汉语成语,拼音是píngxūgōngzǐ,意思是比喻假设的人或事。出自《西京赋》。
辞典修订版凭空杜撰的人物。语出《文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汰,雅好博古。」唐.李善.注:「凭,依托也;虚,无也,言无有此公子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凭空杜撰的人物。语出文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汰,雅好博古。李善˙注:凭,依托也;虚,无也,言无有此公子也。
读音:píng
[píng]
1.“凭”的繁体字。
2.靠﹑依靠:“憑欄”。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詩》:“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3.依據﹑託賴。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4.煩請。唐•白居易《草茫茫詩》:“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灞陵原。”
5.任﹑隨。《紅樓夢•第七回》:“憑你什麼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
读音:xū
[xū]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