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
【拼音】:zhèng zhì
【注音】:ㄓㄥˋㄓˋ
【结构】:政(左右结构)制(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政治制度。政制[zhèngzhì]⒈政治制度。
基础解释政治制度。
引证解释⒈政治制度。引夏衍《“世交”和“知音”》:“我们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政制和不同的信仰。”
网络解释政制政制是一个词语,拼音是zhèngzhì,解释是政治制度。
汉语大词典政治制度。夏衍《“世交”和“知音”》:“我们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政制和不同的信仰。”
英语political reformadministrative sanctionadministrative system
其他释义1.政治制度。
1.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2.不承认政制发展须要三方面推进,一切最后都徒劳无功。
3.两名身着今晚家政制服的师傅,正在仔细地对刷浆工作进行最后的扫尾。
4.所有中国与西方的政制区别根源在积习已久的古代。
5.要不落到这个陈套中去,在古代条件下,唯有个人主义盛行的政制才行。
6.这些政权机构曾经一度隶属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但有自己的一套税收和财政制度。
7.以设定独特的世界,探讨国家政制和家仇国恨,展现各种民族的斗争,各种思想的碰撞,各种政治的特色。
8.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1日公布,今年共有83人获委任为太平绅士,委任名单1日刊登特区宪报。
9.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刘江华28日表示,关于政制发展的民情报告已经起草至最后阶段,港府将会在下个月提交至国务院港澳办。
10.宪法之于宪政,犹如法治之于法制,其盛衰兴废,不独受制于法律之制度,更取决于政制之安排、社会之结构、公民之素质与民众之信仰。
读音:zhèng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