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坛
【拼音】:qí gǔ tán
【注音】:ㄑ一ˊㄍㄨˇㄊㄢˊ
【结构】:祈(左右结构)谷(上下结构)坛(左右结构)
【繁体】:祈穀壇
词语解释殿名。在北京天坛内圜丘北,明永乐时建,初名'大祀',为旧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间改名'大享',专以祈谷,又名'祈谷坛'。雍正时,以名实不符,始改此称,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
基础解释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
引证解释⒈见“祈年殿”。
网络解释祈谷坛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
汉语大词典见“祈年殿”。《汉语大词典》:祈年殿 拼音:qíniándiàn殿名。在北京天坛内圜丘北,明永乐时建,初名“大祀”,为旧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间改名“大享”,专以祈谷,又名“祈谷坛”。雍正时,以名实不符,始改此称,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京师天坛,在正阳门外之左隅……北门外为祈年殿,殿在坛上,其制俱圆,坛南向三成,面甃金砖,围以石栏,殿高九丈九尺,共八十一楹,上安金顶,瓦均蓝色琉璃,每岁上辛,皇上祀天祈谷之所也。”
其他释义1.见'祈年殿'。
读音:qí
[qí]
(1)(动)祈祷;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2)(动)请求;希望。
(3)(Qí)姓。
读音:gǔ,yù
[gǔ]
[ gǔ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 yù ]见〔吐谷浑〕
读音:tán
[tán]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