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衣住行
【拼音】:shí yī zhù xíng
【注音】:ㄕˊㄧㄓㄨˋㄒㄧㄥˊ
词语解释穿衣、吃饭、住宿、行路。泛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网络解释食衣住行食衣住行是指人类生活维持所必需的饮食、穿衣、起居和出行,属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不可或缺的,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特征.
国语词典指民生基本需求。如:「食衣住行样样要钱。」
1.百货公司裡的的商品,食衣住行几无不包,真是包罗万象。
2.百货公司里的的商品,食衣住行几无不包,真是包罗万象。
3.蒋介石要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
4.月子是产后妇女休养生息的黄金时期,也是女人一生当中调养身体的重要契机,因此,食衣住行的需求都有别于一般时候。
5.对此,老台生通常建议食衣住行方面,“既来之则安之”;学习成绩方面,“好好争气,不要被别人瞧不起”。
6.因脑部创伤、左侧肢体无力及呼吸衰竭等,弘盟性格改变、语言表达困难,全身仅右手能些微运动,食衣住行须完全依赖他人。
7.这几年生活上,无论食衣住行娱乐与学习中,不知不觉也听惯了粤语,并学会用粤语问价与议价。
8.对于食衣住行育乐,对百行百业的影响,马上就会显现出来。
9.食衣住行,除了沪、台两地食物口味不同,及大陆各地烹饪习惯偏油,台生普遍不适应外,多位学生说,出门的“行”也差很大。
10.如果人能除去自我的成见,然后安逸的食衣住行,日子会相对的变得惬意。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读音:zhù
[zhù]
(1)(动)停留;停住;歇下:(动)停留;停住;歇下
(2)(动)居住;住宿:~处|~房|~户|~家|~所|~校|~院|~宅。
(3)(助)做动词的补语。
ɑ)表示牢固或稳当:拿~|把~|捉~。
b)表示停顿或静止:把他问~了。
c)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胜任:拿~|把~|捉~。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