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弁
【拼音】:chǔ biàn
【注音】:ㄔㄨˇㄅ一ㄢˋ
【结构】:楮(左右结构)弁(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即楮冠。楮弁[chǔbiàn]⒈即楮冠。
引证解释⒈即楮冠。参见“楮冠”。引宋陆游《行年》诗:“楮弁新裁就,翛然学道装。”自注:“新作两楮冠。”
网络解释楮弁楮弁
综合释义即楮冠。宋陆游《行年》诗:“楮弁新裁就,翛然学道装。”自注:“新作两楮冠。”参见“楮冠”。楮弁[chǔbiàn]
汉语大词典即楮冠。宋陆游《行年》诗:“楮弁新裁就,翛然学道装。”自注:“新作两楮冠。”参见“楮冠”。《汉语大词典》:楮冠 拼音:chǔguān以楮树皮所制之冠。多为贫士、隐士所用。《韩诗外传》卷一:“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宋陆游《杂题》诗:“三生元是出家人,一念差来堕荐绅。二寸楮冠双草屦,天公还我水云身。”
其他释义1.即楮冠。
读音:chǔ
[chǔ]
(1)(名)构树。
(2)(名)〈文〉纸的代称(古代用构树皮造纸)
读音:biàn
[biàn]
(1)(名)古代男子戴的帽子。
(2)(名)旧时称低级武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