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头
【拼音】:huǒ chái tóu
【注音】:ㄏㄨㄛˇㄔㄞˊㄊㄡˊ
【结构】:火(独体结构)柴(上下结构)头(独体结构)
【繁体】:火柴頭
词语解释燃烧着的木头。火柴头[huǒcháitóu]⒈燃烧着的木头。
引证解释⒈燃烧着的木头。引《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把手中鎗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鎗尖去火炉里只一搅。”
网络解释火柴头火柴头是由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三硫化二锑Sb2S3,硫S组成的。用来擦燃火柴的纸是由P(红磷)做成的。
汉语大词典燃烧着的木头。《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把手中鎗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鎗尖去火炉里只一搅。”
其他释义1.燃烧着的木头。
1.一只火柴头大小的蓝眼三鳍鱼,正在展示一种进攻性的姿势,以保卫它的地盘。
2.首先,它使火柴头的质感变得粗糙,有助于产生摩擦力,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划火柴。
3.土制一颗填满火柴头的铁管炸弹…疯子。
4.这种在火柴头中的强力氧化剂极其易燃。
5.这种智能芯片比火柴头还稍小,而现今最好的植入物却仅仅是如火柴盒一样大小,这种芯片通过阻断传向大脑的疼痛信号来发挥作用。
6.当火柴划燃时,火柴头摩擦产生的机械摩擦转变为热能进而产生化学反应而发出火焰和更多的热量。
7.当时,微波被用于烘干软木、陶瓷、纸张、皮革、烟草、纺织品、铅笔、鲜花、潮湿的书籍以及火柴头。
8.在她右手中找到烧焦了的火柴头,而左手是一个火柴盒。
9.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物质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份是红磷和玻璃粉。
10.1845年,人们又发明了用红磷作为火柴头的安全火柴。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chái
[chái]
1.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3.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4. 姓。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