郿鄠
【拼音】:méi hù
【注音】:ㄇㄟˊㄏㄨˋ
【结构】:郿(左右结构)鄠(左右结构)
【简体】:郿鄠
【繁体】:郿鄠
词语解释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郿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流行于该省和山西,甘肃一带.郿鄠[méihù]⒈陕西省郿县(今眉县)和鄠县(今户县)的并称。亦指由这两个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流行于山西、甘肃一带。
引证解释⒈陕西省郿县(今眉县)和鄠县(今户县)的并称。亦指由这两个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流行于山西、甘肃一带。引丁玲《夜》:“在村民选举大会的时候,还被人拉出来跳秧歌舞,唱郿鄠。”
网络解释郿鄠郿鄠,拼音méihù,是汉语词汇,意指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汉语大词典陕西省郿县(今眉县)和鄠县(今户县)的并称。亦指由这两个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流行于山西、甘肃一带。丁玲《夜》:“在村民选举大会的时候,还被人拉出来跳秧歌舞,唱郿鄠。”
国语辞典流行于陕西、山西、甘肃的地方戏剧。由郿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山歌、小调、童谣发展而成。一说渊源于元明北曲。郿鄠[méihù]⒈流行于陕西、山西、甘肃的地方戏剧。由郿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山歌、小调、童谣发展而成。一说渊源于元明北曲。
辞典修订版流行于陕西、山西、甘肃的地方戏剧。由郿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山歌、小调、童谣发展而成。一说渊源于元明北曲。
其他释义1.陕西省郿县(今眉县)和鄠县(今户县)的并称。亦指由这两个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流行于山西﹑甘肃一带。
读音:méi
[méi]
(名)郿县;地名;在陕西省。
读音:hù
[hù]
古地名。在今陕西户县北。户县本作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