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
【拼音】:guān dōng jūn
【注音】:ㄍㄨㄢㄉㄨㄥㄐㄨㄣ
【结构】:关(上下结构)东(独体结构)军(上下结构)
【简体】:关东军
【繁体】:關東軍
词语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驻屯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军队。关东军[guāndōngjūn]⒈指抗日战争胜利前,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强占中国原被帝俄“租借”的“关东州”(指辽东半岛普兰店至皮口一线以南地区),并派驻军队。1919年在旅顺设关东军司令部。1945年8月被苏军和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消灭。
引证解释⒈指抗日战争胜利前,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强占中国原被帝俄“租借”的“关东州”(指辽东半岛普兰店至皮口一线以南地区),并派驻军队。1919年在旅顺设关东军司令部。1945年8月被苏军和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消灭。
网络解释关东军(日本关东军)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成立于1919年4月12日,解散于1945年8月15日。
国语辞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驻屯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军队。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北设置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一九一九年称其驻东北军队为「关东军」。最初用以控制关东州(旅顺、大连租借地)以及南满铁路。一九三一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军投降后,陆续遣送回日本。关东军[guāndōngjūn]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驻屯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军队。西元一九〇五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北设置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一九一九年称其驻东北军队为「关东军」。最初用以控制关东州(旅顺、大连租借地)以及南满铁路。一九三一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军投降后,陆续遣送回日本。
辞典修订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驻屯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军队。公元一九零五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北设置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一九一九年称其驻东北军队为「关东军」。最初用以控制关东州(旅顺、大连租借地)以及南满铁路。一九三一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军投降后,陆续遣送回日本。
法语Armée du Guandong
其他释义1.指抗日战争胜利前,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强占中国原被帝俄'租借'的'关东州'(指辽东半岛普兰店至皮口一线以南地区),并派驻军队。1919年在旅顺设关东军司令部。1945年8月被苏军和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消灭。
1.关东军迅速占据的城门,其余士兵开始挨家逐户地搜索残余的邪教徒。
2.朝霞之下任遥望,起伏无比几山河,吾人精锐军威壮,盟邦众庶皆康宁,满载光荣啊,关东军!
3.苏联能将日本关东军扫地以尽,但却夺不下一座珍宝岛。
4.但他们都认为关东军不过是要挑起类似万宝山事件那样的局部军事冲突,谋取些局部利益而已。
5.前些日子关东军想逐鹿中原,在山海关碰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的,旅顺海军和大本营海军省一样举杯庆祝。
6.“皇姑屯炸车案”的“直接责任人”是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部也与阴谋策划的关联甚深,这已为史学界所确认。
7.被召见后的真崎立即向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发出密电,表示“如不立即撤退,将奉敕令下达撤退命令”。
8.我们已经向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提出了抗议,要求他立即电告日本政府,迅令关东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将日军撤回原防。
9.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
10.这一次,跟日本关东军联手剿灭其他几只绺子,虽然由于消息泄露而没有成功,但日本人还是重重的奖赏了五十条快枪,五十斤上等云土。
读音:guān
[guān]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jūn
[jūn]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