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峡
【拼音】:huáng gě xiá
【注音】:ㄏㄨㄤˊㄍㄜˊㄒ一ㄚˊ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葛(上下结构)峡(左右结构)
【繁体】:黃葛峽
词语解释见“黄草峡”。黄葛峡[huánggěxiá]⒈见“黄草峡”。
基础解释见“[[黄草峡]]”。
引证解释⒈见“黄草峡”。
汉语大词典见“黄草峡”。《汉语大词典》:黄草峡(黄草峡) 拼音:huángcǎoxiá亦称“黄葛峡”。山峡名。在四川省。唐杜甫《黄草》诗:“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仇兆鳌注:“黄草峡,在涪州上流四十里……《益州记》:涪州黄葛峡有相思崖,今名黄草峡。山草多黄,故名。”
其他释义1.见'黄草峡'。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gé,gě
[gě]
[ gé ]1.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葛布。葛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服)。葛履。
2.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
[ ɡě ]1. 姓。
读音:xiá
[xiá]
(名)两山夹水的地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