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郑声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郑声

郑声

【拼音】:zhèng shēng

【注音】:ㄓㄥˋㄕㄥ

【结构】:郑(左右结构)声(上下结构)

【简体】:郑声

【繁体】:鄭聲

解释

词语解释1.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2.还是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郑声[zhèngshēng]⒈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⒉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引证解释⒈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参见“郑音”。引郑声淫,佞人殆。”刘宝楠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説郑国之俗,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謳歌相感,故云郑声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韶》响难追,郑声易启。”明杨慎《升庵经说·淫声》:“郑声淫者,郑国作乐之声过於淫,非谓郑诗皆淫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此《关雎》所以不作也,此郑声所以盈天下也。”⒉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引清王夫之《四书稗疏·论语·郑声》:“医书以病声之不正者为郑声,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全篇>》:“夫实则譫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注:“戴元礼曰:‘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张锡驹曰:‘郑声者,神气虚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网络解释郑声(诊断学名词)郑声即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卫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新鲜活泼、热情奔放的特点,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楔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综合释义原来是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刘宝楠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説郑国之俗,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謳歌相感,故云郑声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韶》响难追,郑声易启。”明杨慎《升庵经说·淫声》:“郑声淫者,郑国作乐之声过於淫,非谓郑诗皆淫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此《关雎》所以不作也,此郑声所以盈天下也。”参见“郑音”。也指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清王夫之《四书稗疏·论语·郑声》:“医书以病声之不正者为郑声,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全篇>》:“夫实则譫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注:“戴元礼曰:‘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张锡驹曰:‘郑声者,神气虚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汉语大词典(1).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刘宝楠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说郑国之俗,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讴歌相感,故云郑声淫。”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韶》响难追,郑声易启。”明杨慎《升庵经说·淫声》:“郑声淫者,郑国作乐之声过于淫,非谓郑诗皆淫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此《关雎》所以不作也,此郑声所以盈天下也。”参见“郑音”。(2).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清王夫之《四书稗疏·论语·郑声》:“医书以病声之不正者为郑声,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全篇〉》:“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注:“戴元礼曰:‘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张锡驹曰:‘郑声者,神气虚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国语辞典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郑声[zhèngshēng]⒈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引《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

辞典修订版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也称为「郑音」。

其他释义1.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2.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郑声造句更多 >>

1.“郑声”在春秋后期出现,实质上是夏商以来娱情音乐在新形势下的复兴。

2.你整日里无所菲菲,要我听那些陈章滥调,早就耳起老茧,若不是念在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宁死也不会去听这些靡靡郑声,濮上之音。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48751/造句

3.你整日里无所菲菲,要我听那些陈章滥调,早就耳起老茧,若不是念在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宁死也不会去听这些靡靡郑声,濮上之音。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郑声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g

[zhèng]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2)(名)姓。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郑声相关成语

郑声相关词语

关于郑声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郑生

下一个:郑草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