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无亲
【拼音】:ān rěn wú qīn
【注音】:ㄢㄖㄣˇㄨˊㄑ一ㄣ
【词性】:成语。
【繁体】:安忍無親
词语解释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⒈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成语解释安忍无亲
基础解释意思是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综合释义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李世绩之~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宗》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其他释义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近义词 六亲不认
1.嗯,谢谢昨天的安忍无亲兄弟,还有所有看本书的朋友。
2.李世绩之安忍无亲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宗》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rěn
[rěn]
(1)(动)忍耐;忍受:是可~;孰不可~?
(2)(动)忍心:于心不~。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qīn,qìng
[qīn]
[ qīn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 婚姻:亲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5.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 qìng ]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