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粮
【拼音】:dòu liáng
【注音】:ㄉㄡˇㄌ一ㄤˊ
【结构】:斗(独体结构)粮(左右结构)
【繁体】:斗糧
词语解释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斗粮[dòuliáng]⒈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
引证解释⒈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引《战国策·秦策一》:“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絶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於兄弟。”《汉书·王莽传中》:“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乃让绍”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浮等到,谓馥曰:‘袁本初军无斗粮,各已离散。’”
网络解释斗粮斗粮是汉语词汇,其意为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综合释义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战国策·秦策一》:“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絶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於兄弟。”《汉书·王莽传中》:“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乃让绍”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浮等到,谓馥曰:‘袁本初军无斗粮,各已离散。’”
汉语大词典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战国策·秦策一》:“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汉书·王莽传中》:“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乃让绍”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浮等到,谓馥曰:‘袁本初军无斗粮,各已离散。’”
其他释义1.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
1.要是成为赵家家丁,每月能领到五斗粮食,还有一两饷银,更不用缴纳佃租,这样以后全家老小就不用愁生计了。
2.发百万之众,而攻人国,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今不费寸兵斗粮,得十七城,此莫大之利,不可失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28005/)
3.发百万之众,而攻人国,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今不费寸兵斗粮,得十七城,此莫大之利,不可失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4.发百万之众,而攻人国,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今不费寸兵斗粮,得十七城,此莫大之利,不可失也!(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dǒu,dòu
[dòu]
[ dǒ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4.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5.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7.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 古同“陡”,突然。
[ dòu ]1. 对打:斗殴。战斗。
2.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4.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5. 古同“逗”,逗引。
读音:liáng
[liáng]
(1)(名)粮食:五谷杂~|干~仓|广积~|~店。
(2)(名)作为税的粮:钱~|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