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处
【拼音】:xián chǔ
【注音】:ㄒ一ㄢˊㄔㄨˇ
【结构】:闲(半包围结构)处(半包围结构)
【繁体】:閒處
词语解释亦作'闲处'。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
基础解释亦作/'闲处/'。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
引证解释⒈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引《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宋曾巩《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⒉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元稹《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网络解释闲处闲处,汉语词汇。
释义1、谓在家闲居。2、僻静的处所。
网友释义【词目】闲处【发音】xianchu【释义】犹闲居,避人而居。【示例】《魏其武安侯列传》:“屏闲处而不朝。”
汉语大词典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宋曾巩《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元稹《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其他释义1.亦作'闲处'。亦作'闲处'。2.谓在家闲居。
1.这条路去那条路来,青山叠叠绿水融融,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海,智如周瑜,勇如项羽,乌江赤壁总成空,请子且坐片刻,听两句说古道今,得安闲处且安闲。
2.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3.冷静的平和的内涵。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4.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此三者,婴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婴非特食馈之长也,是以辞。
5.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洪应明
6.买一个健身毯,一些负重器械,拉力器,一个瑜伽用的健身球放在储藏室空闲处。
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8.枕上诗篇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9.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10.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
读音:xián
[xián]
(1)(形)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空|~暇|~人|~逸。
(2)(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钱|~庭。
(3)(名)闲空儿:农~|忙里偷~。
(4)与正事无关的:~扯|~荡|~逛|~谈。
读音:chǔ,chù
[chǔ]
[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 chù ]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