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唱和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唱和

唱和

【拼音】:chàng hè

【注音】:ㄔㄤˋㄏㄜˋ

【词性】:动词。

【结构】:唱(左右结构)和(左右结构)

【简体】:唱和

【繁体】:唱和

解释

词语解释唱和chànghè。(1)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2)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基础解释(动)一人做了诗词,别人相应以诗词作答(大多按照原韵):彼此~|月下~。

引证解释⒈歌唱时此唱彼和。引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晋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鏗耾,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謡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謔浪。”⒉指音律相合。引《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⒊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引《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閔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⒋以诗词相酬答。引唐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宗之﹞继又移官金陵,与李白相遇,诗酒唱和。”⒌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唱,一本作“倡”。引南朝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

网络解释唱和(动)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

综合释义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晋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鏗耾,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謡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謔浪。”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閔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以诗词相酬答。唐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宗之﹞继又移官金陵,与李白相遇,诗酒唱和。”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南朝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倡”。

网友释义发音与英译唱和:chànghè◎唱和(1)[writeandreplyinpoems,usingthesamerhymesequence]∶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2)[onesingingasongandtheothersjoininginthechorus]∶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翻译:指歌唱时此唱彼和·近义词:附和简介chànghè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

汉语大词典(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晋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铿耾,有殷坻颓于前,曲度难胜,皆与谣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4).以诗词相酬答。唐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宗之﹞继又移官金陵,与李白相遇,诗酒唱和。”(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南朝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倡”。

国语辞典唱歌时,互相应和。

辞典修订版唱歌时,互相应和。《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资治通监.卷二七二.后唐纪一.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以诗词互相酬答。唐.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互相呼应、配合。《后汉书.卷一零.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辞典简编版唱歌时,一唱一和。 【造句】小牛蛙彼此唱和着,这鸣声是夏夜里最详和的催眠曲。以诗词互相酬答。 【造句】他们自组诗社,以文会友,朝夕唱和,吟诵不辍。

其他解释1.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诗经·郑风·蘀兮序》:「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笺:「不倡而和,君臣各失其礼,不相倡和。」;《礼记·乐记》:「唱和清浊,迭相为经。」疏:「初有奸声,正声感人是倡也,后有逆气顺气是和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君倡而臣和。」;《后汉书·阎皇后纪》:「探刺禁省,史为倡和。」

其他释义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2.指音律相合。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4.以诗词相酬答。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唱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附和 倡和 应和

唱和造句更多 >>

1.站在山下,从山上飘下的悠绵梵唱和击磬摇铃的声音,绕过参天古朴的松柏,透过氤氲在上空的雾霭,进入到每一个人的心底。

2.升天安门前的旗,腾两弹一星的云;涌改革开放的潮,奏春天故事的曲;走中国特色的路,绘幸福小康的图;扬科学发展的帆,唱和谐盛世的歌!

3.当然什么事情也有例外,用一点合唱效果在伴唱人声上,更能突出伴唱的效果,特别是在主唱和伴唱非常协调的情况下。

4.单件的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

5.但你叫我待在录音室里,帮人家配唱和声、编写和声、制作唱片,这个对我来讲反而更开心。

6.都知道贵州把久在民间流传的文琴坐唱和贵州梆子搬上舞台,创立“黔剧”,确定以“百曲之祖”昆曲的表演体系为基础,这项工程就是他主持进行的。

7.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8.喜闻呼应声声激,胜似唱和琴笛,痛折神交悲戚,令我常孤寂!

9.那是一种倦怠,对整个外在世界关上门,任它山崩地裂、洪水滔天也无动于衷的冷漠,与之相伴的,是绝对的孤独,一个人再如何精彩也无人唱和的孤独。

10.他被贬谪云南后,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文人集团,通过广交文友、教授讲学、诗文唱和等方式对云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字义分解

读音:chàng

[chàng]

(1)(动)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歌|演~。

(2)(动)大声叫:鸡~三遍。

(3)(名)(~儿)歌曲;唱词:小~。

(4)姓。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è]

[ hé ]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唱和相关成语

唱和相关词语

关于唱和的诗词更多 >>

包含唱和的歇后语

上一个:唱念做打

下一个:唱诺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