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异记
【拼音】:shù yì
【结构】:述(半包围结构)异(上下结构)记(左右结构)
【简体】:述异记
【繁体】:述異記
词语解释《述异记》由南朝祖冲之所著,主要记载了鬼异的事情。⒈志怪小说集。南朝齐祖冲之作。原书十卷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沈》辑佚文九十则。多为吉凶兆验、人鬼离合故事。⒉志怪小说集。旧题南朝梁任fe4e著。二卷。内容冗杂,举凡珍闻奇说、灾异变化均有所记载。
网友释义《述异记》由南朝祖冲之所著,主要记载了鬼异的事情。《述异记》是古代小说集,共有两本。一本由南朝齐祖冲之撰,10卷,已失传。另一本由南朝梁任昉撰,2卷,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唐以前未见著录。
辞典修订版书名:(1)南朝齐祖冲之撰。十卷。着录于《隋书经籍志》,已亡佚。(2)旧题南朝梁任昉撰。二卷。内容凌杂,间有任昉死后之事,当为唐宋间人掇集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而成。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等始载之。(3)旧题清代东轩主人撰。三卷。仿任昉《述异记》,记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怪异之事。收入《古今说部丛书》。
其他释义①志怪小说集。南朝齐祖冲之作。原书十卷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沈》辑佚文九十则。多为吉凶兆验、人鬼离合故事。②志怪小说集。旧题南朝梁任
读音:shù
[shù]
(1)(动)遵循。
(2)(动)陈说;叙述:口~|重~。
读音:yì
[yì]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
读音:jì
[]
(1)(动)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得|~不清|好好~住。
(2)(动)记录;记载;登记:~事|~账|~一大功。
(3)(名)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做书名或篇名):日~|笔~|游~|《岳阳楼~》。
(4)(名)(~儿)标志;符号:标~|钤~|暗~儿。
(5)(名)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
(6)〈方〉(量)打一下叫打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