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不羁
【拼音】:diē dàng bù jī
【注音】:ㄉ一ㄝㄉㄤˋㄅㄨˋㄐ一
【词性】:成语。
【简体】:跌荡不羁
【繁体】:跌蕩不羈
词语解释跌宕:洒脱不拘束。形容放逸不受拘束。也作“跌荡不羁”。
基础解释同/'跌宕不羁/'。放纵心志、不受拘束。
引证解释⒈同“跌宕不羈”。引《宣和书谱·石延年》:“遂入馆,然跌荡不羈,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復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亦作“跌荡不拘”。明袁黄王世贞《纲鉴合编·宋纪·武帝》:“八月,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综合释义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跌荡不羁[diēdàngbùjī]放纵心志、不受拘束。《宣和书谱.卷六.正书四.宋.石延年》:「遂入馆,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
国语辞典放纵心志、不受拘束。
辞典修订版放纵心志、不受拘束。《宣和书谱.卷六.正书四.宋.石延年》:「遂入馆,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放纵心志、不受拘束。宣和书谱˙卷六˙正书四˙宋˙石延年:遂入馆,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
出处〖出处〗《宣和书谱·石延年》:“遂入馆,然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
其他释义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近义词 跌宕不羁
读音:diē
[diē]
(1)(动)失足倒下;摔倒
(2)(动)(物体)落下:~价。
读音:dàng
[dàng]
(1)(动)摇动:~桨。
(2)(动)洗涤;清除:涤~。
(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
(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
(5)(名)浅水湖:芦花~。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ī
[jī]
(1)(名)马笼头。
(2)(动)拘束。
(3)(动)停留;使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