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诊法
【拼音】:sān bù zhěn fǎ
词语解释诊法。
基础解释诊察颈人迎、手寸口、足跌阳三个部位的脉象变化以推测病情的一种方法。
综合释义是诊察颈人迎、手寸口、足跌阳三个部位的脉象变化以推测病情的一种方法。这种诊法由汉代张仲景所倡导,又主要见于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故后世常称为仲景三部诊脉法。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bù
[bù]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读音:zhěn
[zhěn]
(动)看病;察看;诊察:~断|门~|出~|会~|~疗。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