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避雨陵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避雨陵

避雨陵

【拼音】:bì yǔ líng

【结构】:避(半包围结构)雨(独体结构)陵(左右结构)

【拼音】:bì yǔ líng

解释

词语解释指殽山北陵,即东殽山。山﹑陵同义。二陵即东殽山和西殽山,中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避雨陵[bìyǔlíng]⒈指殽山北陵,即东殽山。山、陵同义。二陵即东殽山和西殽山,中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

引证解释⒈指殽山北陵,即东殽山。山、陵同义。二陵即东殽山和西殽山,中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於殽。引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杜预注:“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中,谷深委曲,两山相嶔,故可以辟风雨。”孔颖达疏:“何休云,其处险阻隘,势一人可要百,故文王过之,驱驰常若辟风雨。”唐骆宾王《北眺舂陵》诗:“既出泥封谷,还过避雨陵。”唐唐彦谦《蒲津河亭》诗:“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网络解释避雨陵避雨陵是指以一个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的地方。

网友释义避雨陵,读音为bìyǔl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以一个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的地方。

汉语大词典指殽山北陵,即东殽山。山、陵同义。二陵即东殽山和西殽山,中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杜预注:“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中,谷深委曲,两山相嵚,故可以辟风雨。”孔颖达疏:“何休云,其处险阻隘,势一人可要百,故文王过之,驱驰常若辟风雨。”唐骆宾王《北眺舂陵》诗:“既出泥封谷,还过避雨陵。”唐唐彦谦《蒲津河亭》诗:“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其他释义1.指殽山北陵,即东殽山。山﹑陵同义。二陵即东殽山和西殽山,中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周文王曾避风雨于此。

字义分解

读音:bì

[bì]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

读音:yǔ,yù

[yǔ]

[ yǔ ]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 yù ]

1. 下雨,落下:雨雪。

读音:líng

[líng]

(1)(名)丘陵:~谷变迁。

(2)(名)陵墓:中山~|十三~|谒~。

避雨陵相关成语

避雨陵相关词语

包含避雨陵的歇后语

上一个:晴雨伞

下一个:云雨池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