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分
【拼音】:gōng zī fēn
【注音】:ㄍㄨㄥㄗㄈㄣ
【结构】:工(独体结构)资(上下结构)分(上下结构)
【繁体】:工資分
词语解释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后到1956年工资改革前,我国关内各地区计算工资的单位﹑依粮﹑布﹑油﹑煤等实物的当地价格计算。工资分[gōngzīfēn]⒈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后到1956年工资改革前,我国关内各地区计算工资的单位、依粮、布、油、煤等实物的当地价格计算。
基础解释工资分亦称“工薪分”。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为计算基础,用货币表示的工资计算单位。
引证解释⒈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后到1956年工资改革前,我国关内各地区计算工资的单位、依粮、布、油、煤等实物的当地价格计算。
网络解释工资分工资分亦称“工薪分”。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为计算基础,用货币表示的工资计算单位。建国初期计发工资时曾采用。最早始于东北等地,以后各地在实行中名称、实物种类与数量不尽相同,如北京用“工资米”,天津用“小米”等等。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后,先后采用了会议制定的“统一工资分”。它包含的实物种类和数量为:粮0.8市斤,布0.2市尺,油0.05市斤,盐0.02市斤,煤2.0市斤。价格采用当地国营零售商店的零售价。各地区的工资分单价,由当地主管机关定期(按月、半月或日)统一公布。1956年全国工资改革时,废除了工资分制,改为直接货币计算的货币工资制。
其他释义1.1950年9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后到1956年工资改革前,我国关内各地区计算工资的单位﹑依粮﹑布﹑油﹑煤等实物的当地价格计算。
1.国务院会议决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三步实施。
2.就连不到当地平均工资三分之一薪酬的电话销售岗位也迎来了一摞不断增高的简历。
3.堆得最高的是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其薪酬还不及当地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
4.他们扣掉他三分之一工资。
5.老板扣掉我三分之一工资。
6.我扣掉蜜蜂三分之一的工资。
7.政府提供的失业保险约为个人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但通常要求你上一份工作为全职工作,且工作时间至少为一年。
8.我每月都将三分之一的工资留出来以备将来使用。
9.三分之一的工资,在这个网站上也有货币。
10.他昨天从我这儿借走的那本书花了我三分之一的工资。
读音:gōng
[gōng]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读音:zī
[zī]
(1)(名)钱财;费用:~财|~本|工~|合~。
(2)(动)资助:~助。
(3)(动)提供:以~参考。
(4)姓。
(5)(名)资质:天~。
(6)(名)资格:~历|~望。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