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穟
【拼音】:mài suì
【注音】:ㄇㄞˋㄙㄨㄟˋ
【结构】:麦(上下结构)穟(左右结构)
【繁体】:麥穟
词语解释指《麦秀》诗。麦穗。穟,通“穗”。麦穟[màisuì]⒈指《麦秀》诗。麦穗。穟,通“穗”。
基础解释指《麦秀》诗。麦穗。穟,通“[[穗]]”。
引证解释⒈指《麦秀》诗。参见“麦秀”。引《陈书·高祖纪上》:“宋微子《麦穟》之歌,周大夫《黍离》之叹,方之於斯,未足为悲矣。”
综合释义指《麦秀》诗。《陈书·高祖纪上》:“宋微子《麦穟》之歌,周大夫《黍离》之叹,方之於斯,未足为悲矣。”参见“麦秀”。
汉语大词典指《麦秀》诗。《陈书·高祖纪上》:“宋微子《麦穟》之歌,周大夫《黍离》之叹,方之于斯,未足为悲矣。”参见“麦秀”。《汉语大词典》:麦秀(麦秀) 拼音:màixiù指麦子秀发而未实。《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与我好兮!’”唐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白屋花开里,弧城麦秀边。”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一望田畴半皆荒芜,间有麦秀青青者。”后常以箕子的《麦秀之诗》为感叹家国破亡之痛的典实。晋陆机《辩亡论》下:“《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悯周之感矣。”宋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一:“《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其他释义1.指《麦秀》诗。
读音:mài
[mài]
(1)(名)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面粉;也可以用来制糖或酿酒;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
(2)(名)专指小麦。通称麦子。
(3)(名)(Mà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