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恤
【拼音】:bǐng xù
【注音】:ㄅ一ㄥˇㄒㄨˋ
【结构】:禀(上中下结构)恤(左右结构)
【繁体】:稟恤
词语解释1.见'禀恤'。
基础解释见/'禀恤/'。
引证解释⒈见“稟恤”。亦作“稟卹”。谓发公粮赈济。引《后汉书·郎顗传》:“稟卹贫人,賑赡孤寡。”《周书·宣帝纪》:“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
网络解释禀恤汉语词汇,亦作“禀恤”。谓发公粮赈济。
综合释义见“稟恤”。亦作“稟卹”。谓发公粮赈济。《后汉书·郎顗传》:“稟卹贫人,賑赡孤寡。”《周书·宣帝纪》:“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见/禀恤/。《周书·宣帝纪》:“鳏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禀恤。”
网友释义汉语词汇,亦作“禀恤”。谓发公粮赈济。
汉语大词典见“禀恤”。亦作“禀恤”。谓发公粮赈济。《后汉书·郎顗传》:“禀恤贫人,赈赡孤寡。”《周书·宣帝纪》:“鳏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禀恤。”
读音:bǐng
[bǐng]
(1)(动)〈书〉禀报;禀出(向上级首长报告事情)。
(2)(名)(~儿)旧时禀报的文件。
(3)(动)承受:~报|~告|~帖|~白。
读音:xù
[xù]
(1)(动)〈书〉顾虑;忧虑:不~人言。
(2)(动)怜悯:怜~|体~。
(3)(动)救济: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