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啮指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啮指

啮指

【拼音】:niè zhǐ

【注音】:ㄋ一ㄝˋㄓˇ

【结构】:啮(左右结构)指(左右结构)

【繁体】:齧指

解释

词语解释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2.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基础解释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引证解释⒈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引唐元稹《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邹韬奋《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⒉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引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嚙也。”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⒊齧指:⒋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引《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宋孙光宪《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明李东阳《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徐世勣﹞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武氏之祸。”⒌表示思念深切。引宋岑象求《吉凶影响录》:“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精感万里。’”

网络解释啮指啮指,汉语词汇。

释义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2、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综合释义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唐元稹《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邹韬奋《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宋孙光宪《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明李东阳《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徐世勣﹞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武氏之祸。”表示思念深切。宋岑象求《吉凶影响录》:“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精感万里。’”

汉语大词典(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唐元稹《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啮指明痛瘝。”《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采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雳,把几个采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啮指相戒,不敢近他。”邹韬奋《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2).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床,路隔三千,难通啮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回西景以无期,则瓶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齧指:(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宋孙光宪《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明李东阳《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徐世绩﹞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武氏之祸。”(2).表示思念深切。宋岑象求《吉凶影响录》:“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精感万里。’”

啮指造句更多 >>

1.马路西侧的壁刻,选用的《二十四孝图》分别是“王祥卧冰”、“涤亲溺器”、“扇枕温衾”、“哭竹生笋”、“啮指痛心”和“亲尝汤药”。

2.如,“孝感动天”、“啮指痛心”、“亲尝汤药、“卧冰求鲤”、“卖身莽父”、“扇枕温衾”……。[www.chazidian.com/zj-316505/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niè

[niè]

(动)〈书〉(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虫咬鼠~。

读音:zhǐ

[zhǐ]

(1)(名)手指。

(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

(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

(4)(动)(头发)直立:令人发~。

(5)(动)指点:~导|~示|~出缺点。

(6)(动)意思上指着:这不是~你说的。

(7)(动)仰仗;依靠:~望|单~着一个人是不行的。

啮指相关成语

啮指相关词语

上一个:啮蚀

下一个:啮缺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