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周
【拼音】:qí zhōu
【注音】:ㄑ一ˊㄓㄡ
【结构】:岐(左右结构)周(半包围结构)
【简体】:岐周
【繁体】:岐周
词语解释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岐周[qízhōu]⒈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
引证解释⒈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后亦用以指西周。引《孟子·离娄下》:“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赵岐注:“岐周、毕郢,地名也。岐山下周之旧邑,近畎夷。”《淮南子·要略》:“文王四世纍善,脩德行义,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
网络解释岐周岐周,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
综合释义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孟子·离娄下》:“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赵岐注:“岐周、毕郢,地名也。岐山下周之旧邑,近畎夷。”《淮南子·要略》:“文王四世纍善,脩德行义,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后亦用以指西周。西周。周初建国于岐山,故称为「岐周」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淮南子·要略》:“文王四世纍善,脩德行义,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后亦用以指西周。
汉语大词典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孟子·离娄下》:“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赵岐注:“岐周、毕郢,地名也。岐山下周之旧邑,近畎夷。”《淮南子·要略》:“文王四世累善,脩德行义,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后亦用以指西周。
国语辞典西周。周初建国于岐山,故称为「岐周」。岐周[qízhōu]⒈西周。周初建国于岐山,故称为「岐周」。
其他释义1.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
1.不久,就在沣水西岸建立丰邑,由岐周迁都于此。
读音:qí
[qí]
(1)(名)岐山;县名;在陕西省。
(2)(名)姓。
读音:zhōu
[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