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盭
【拼音】:zéi lì
【注音】:ㄗㄟˊㄌ一ˋ
【结构】:贼(左右结构)盭(上下结构)
【繁体】:賊盭
词语解释1.亦作'贼盭'。2.残忍暴虐。
基础解释见/'贼戾/',亦作/'贼盭/'。残忍暴虐。
引证解释⒈见“贼戾”。
汉语大词典见“贼戾”。《汉语大词典》:贼戾(贼戾) 拼音:zéilì亦作“贼盭”。残忍暴虐。《史记·五宗世家》:“端为人贼戾。”《汉书·胶西于王刘端传》:“胶西于王端,孝景前三年立,为人贼盭。”颜师古注:“盭,古戾字也。言其性贼害而很戾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雠一言之憾,固贼盭之士哉!”
其他释义1.见'贼戾'。
读音:zéi
[zéi]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