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嗣
【拼音】:chéng sì
【结构】:承(独体结构)嗣(左右结构)
【简体】:承嗣
【繁体】:承嗣
【拼音】:chéng sì
词语解释1.世袭;传代。2.长子。3.指继承为嫡长子。4.即丞司。承,通'丞'。承嗣[chéngsì]⒈世袭;传代。⒉长子。⒊指继承为嫡长子。⒋即丞司。承,通“丞”。
引证解释⒈世袭;传代。引《左传·昭公二十年》:“承嗣大夫,强易其贿。”杜预注:“承嗣大夫,世位者也。”汉蔡邕《太傅祠堂碑铭》:“子子孙孙,承嗣无彊(疆)。”⒉长子。引《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卢辩注:“承嗣谓冢子也。”⒊指继承为嫡长子。引清昭槤《啸亭续集·明大礼仪》:“世宗由外藩即位,乃为继统,并非承嗣。”⒋即丞司。承,通“丞”。引《墨子·尚贤上》:“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孙诒让间诂引孔广森云:“承,丞也……嗣,当读为‘司’。丞司者,官之偏贰。”
网络解释承嗣(1)世袭;传代。(2)长子。(3)指继承为嫡长子。(4)即丞司。承,通“丞”。
网友释义承嗣,读音chéngsì,汉语词语,意思是世袭;传代。长子。指继承为嫡长子。即丞司。承,通“丞”。
汉语大词典(1).世袭;传代。《左传·昭公二十年》:“承嗣大夫,强易其贿。”杜预注:“承嗣大夫,世位者也。”汉蔡邕《太傅祠堂碑铭》:“子子孙孙,承嗣无彊(疆)。”(2).长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卢辩注:“承嗣谓冢子也。”(3).指继承为嫡长子。清昭梿《啸亭续集·明大礼仪》:“世宗由外藩即位,乃为继统,并非承嗣。”(4).即丞司。承,通“丞”。《墨子·尚贤上》:“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孙诒让间诂引孔广森云:“承,丞也……嗣,当读为‘司’。丞司者,官之偏贰。”
国语辞典世袭。承嗣[chéngsì]⒈世袭。引《左传·昭公二十年》:「承嗣大夫,强易其贿。」⒉继承。引《三国演义·第四回》:「皇帝承嗣,海内侧望。」《儒林外史·第六回》:「叫家人请了两位舅爷来商量,要立大房里第五个姪子承嗣。」
辞典修订版世袭。《左传.昭公二十年》:「承嗣大夫,强易其贿。」继承。《三国演义.第四回》:「皇帝承嗣,海内侧望。」《儒林外史.第六回》:「叫家人请了两位舅爷来商量,要立大房里第五个侄子承嗣。」
1.说这三公子承嗣三房,本生这房虽已娶妻,尚未得子,那两房兼祧嗣母,商议各娶一妻,异居分爨,三公子恐娶来未必皆贤,故此因循不决。
2.任宰相时,曾被武承嗣、来俊臣等陷害入狱,被贬为地方官。
3.从五凤楼上跑下来的大臣张天佐、张天佑、武三思、武承嗣等,一面带人救天子,一面传令捉拿薛刚。
4.那为什么有人给大哥提亲,娶武承嗣的女儿,大娘却一口拒绝,不以屈求伸呢?
5.你可知,武家的黄口小儿武承嗣、武三思之流,在太后跟前常言韩王元嘉、鲁王灵夔是皇属近亲,屡劝太后找个由头诛杀二王、以绝李唐宗室之望。
6.武承嗣本来因为罢相之事闷闷不乐,可一时又没什么主意,虽然也大大的献了些谀辞,终究心里不平。
7.以女之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
8.武则天一愣,她还真不愿意惩罚武承嗣,这才特的把张嘉福、王庆之和同泰惩罚得很重。
9.吾主聪明冠世,自当承嗣大位,今反不得立。
10.武则天一愣,她还真不愿意惩罚武承嗣,这才特的把张嘉福、王庆之和同泰惩罚得很重。(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chéng
[chéng]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读音:sì
[sì]
(1)诸候传位给嫡长子。
(2)(动)接续;继承。
(3)(名)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