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沙五龙
【拼音】:gōng shā
【繁体】:公沙五龍
词语解释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公沙五龙[gōngshāwǔlóng]⒈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
引证解释⒈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引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公沙绍,字子起;绍弟孚,字允慈;孚弟恪,字允让;恪弟逵,字义则;逵弟樊,字义起。右北海公沙穆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曰:公沙五龙,天下无双。”
网络解释公沙五龙公沙五龙(gōngshāwǔlóng),释义: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
网友释义公沙五龙(gōngshāwǔlóng),释义: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
汉语大词典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公沙绍,字子起;绍弟孚,字允慈;孚弟恪,字允让;恪弟逵,字义则;逵弟樊,字义起。右北海公沙穆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曰:公沙五龙,天下无双。”
其他释义1.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shā,shà
[shā]
[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读音:wǔ
[]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lóng
[]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