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牛乘马
【拼音】:fú niú chéng mǎ
【注音】:ㄈㄨˊㄋ一ㄡˊㄔㄥˊㄇㄚˇ
【词性】:成语。
【繁体】:服牛乘馬
词语解释意思是役使牛马驾车。服牛乘马[fúniúchéngmǎ]⒈役使牛马驾车。
引证解释⒈役使牛马驾车。引《易·繫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汉书·董仲舒传》:“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於物也。”《新唐书·王求礼传》:“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輦以人负,则人代畜。”⒈役使牛马驾车。引《易·繫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汉书·董仲舒传》:“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於物也。”《新唐书·王求礼传》:“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輦以人负,则人代畜。”成语解释服牛乘马
综合释义役使牛马驾车。自轩辕以来,~,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新唐书·王求礼传》
网友释义服牛乘马,成语,指役使牛马驾车,出自于《周易·系辞下》。
汉语大词典役使牛马驾车。《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汉书·董仲舒传》:“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新唐书·王求礼传》:“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
出处《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其他释义役使牛马驾车。
1.伏、虑,羲、戏,字义皆同,史传或谓服牛乘马,因号伏牺,取牺牲以充庖厨因号庖牺最为鄙妄。
2.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
3.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
4.是以黄帝服牛乘马,因其性也;禹浚九川,障九泽,因其势也;后稷播殖百谷,因其时也;汤、武帅天下而攻桀、纣,因其心也。
5.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6.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7.、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
8.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
9.戏,字义皆同,史传或谓服牛乘马,因号伏牺,取牺牲以充庖厨因号庖牺最为鄙妄。
10.虑,羲、戏,字义皆同,史传或谓服牛乘马,因号伏牺,取牺牲以充庖厨因号庖牺最为鄙妄。
读音:fú,fù
[fú]
[ fú ]1. 衣裳:服装。制服。
2.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3.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4.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6. 吃(药):内服。
7. 乘,用:服牛乘(chéng )马。
8. 姓。
[ fù ]1.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读音:chéng,shèng
[chéng]
[ chéng ]1.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
)。因利乘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
)。乘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 shèng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