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骨
【拼音】:sān shān
【结构】:三(独体结构)山(独体结构)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三山骨[sānshāngǔ]⒈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引证解释⒈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引元马致远《耍孩儿·借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一弄儿打扮的实难赛,大信袋滴溜着三山骨,硬布衫拦截断十字街。”
网络解释三山骨三山骨是汉语词语,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网友释义三山骨是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shāngǔ,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汉语大词典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元马致远《耍孩儿·借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一弄儿打扮的实难赛,大信袋滴溜着三山骨,硬布衫拦截断十字街。”
其他释义1.指驴马后背近股处的骨骼。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gǔ,gū
[]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