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令
【拼音】:xùn lìng
【注音】:ㄒㄨㄣˋㄌ一ㄥˋ
【词性】:名词。
【结构】:训(左右结构)令(上下结构)
【简体】:训令
【繁体】:訓令
词语解释训令xùnlìng。(1)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所属机关带有命令性的指示。训令[xùnlìng]⒈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所属机关带有命令性的指示。英instructions;command;injunction;
基础解释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所属机关带有命令性的指示
引证解释⒈命令告谕。引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二·慧思》:“数感神僧,训令斋戒。”宋赞宁《宋高僧传·杂科声德一·法融》:“父训令秉笔,便画佛形像。”⒉旧指上级对下属机关有所晓谕或差委时所用的公文。引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但六年间,只发出一个训令,是对于各县教育的指示,其余全用书信。”
网络解释训令训令(xùnlìng),出自《续高僧传·习禅二·慧思》,意思是命令告谕。
综合释义命令告谕。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二·慧思》:“数感神僧,训令斋戒。”宋赞宁《宋高僧传·杂科声德一·法融》:“父训令秉笔,便画佛形像。”旧指上级对下属机关有所晓谕或差委时所用的公文。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但六年间,只发出一个训令,是对于各县教育的指示,其余全用书信。”训令[xùnlìng]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就某种问题带有命令性指示的一种公文。训令[xùnlìng]训诫命令。 【造句】三军统帅训令各级部队应加强战备训练。
网友释义训令(xùnlìng),出自《续高僧传·习禅二·慧思》,意思是命令告谕。
汉语大词典(1).命令告谕。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二·慧思》:“数感神僧,训令斋戒。”宋赞宁《宋高僧传·杂科声德一·法融》:“父训令秉笔,便画佛形像。”(2).旧指上级对下属机关有所晓谕或差委时所用的公文。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但六年间,只发出一个训令,是对于各县教育的指示,其余全用书信。”
国语辞典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就某种问题带有命令性指示的一种公文。训令[xùnlìng]⒈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就某种问题带有命令性指示的一种公文。
辞典简编版训诫命令。 【造句】三军统帅训令各级部队应加强战备训练。
其他释义1.命令告谕。2.旧指上级对下属机关有所晓谕或差委时所用的公文。
近义词 喝令
1.他倾向靠榜样,而不是靠训令来领导。
2.历代的宗教家老是训斥挣扎的人们,要对这、对那、对其他的教条训令“有信心”。但是宗教家一直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拥有信心。
3.大为惊恐的伦敦首相官邸,再次训令,严厉申斥英国驻重庆领事的无所作为。
4.举凡分账、指令、告示、批驳、训令、诉讼、书信、行礼、立契、借单、合同、卜文、婚表、庙文等,皆有赖于私塾。
5.这些训令使他有较大的行动自由,但上述的特别禁令并没有取消。
6.斥挣扎的人们,要对这、对那、对其他的教条训令“有信心”。但是宗教家一直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拥有信心。
7.教皇发布训令,宣布堕胎不被教堂认可。
8.这训令的目的就是爱,即由纯洁的心、光明磊落的良心和真诚的信仰所发出的爱;
9.不顾母亲的训令,吉特还是伶俐地转过头去一望。
10.我要带领世界再创道理,哪会放弃每个教训,令我找到心中理想。
读音:xùn
[xùn]
1.教导;训诫:教~。~话。~词。~了他一顿。挨了一通~。
2.教导或训诫的话:家~。遗~。
3.训练:培~。轮~。军~。
4.准则:不足为~。
5.解释(词义):~诂。
6.姓。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