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拾章句
【拼音】:duō shí zhāng jù
【注音】:ㄉㄨㄛㄕˊㄓㄤㄐㄨ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⒈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成语解释掇拾章句
网友释义掇拾章句,读音duōshízhāngjù,成语,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1.胡安国倡导的经世致用新学风,就是针对当时那些“徒掇拾章句,驰骛为文彩,藉之取富贵,缘饰以儒雅,汲汲计升沉”的八股学风而为的。
读音:duō
[duō]
1. 拾取;摘取:掇拾。掇弄。
2. 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用手端。
读音:shí,shè
[shí]
[ shí ]1.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2. 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3. “十”的大写。
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 shè ]1.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读音:jù,gōu
[jù]
[ jù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gōu ]1.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