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角
【拼音】:jié jiǎo
【结构】:截(半包围结构)角(上下结构)
【简体】:截角
【繁体】:截角
词语解释批验茶引的方法和记号。
基础解释意思是批验茶引的方法和记号。
综合释义【释义】批验茶引的方法和记号。宋代建立引制以后,历代都建立一套批验茶引的制度。【出处】《明会典》:“客商贩到茶货,经过批验所,须要依例批验,将引由截角,别无夹带,方许放行。”《清史稿·食货志五》:乾隆十三年(1748),再申“水陆各路运商验引截角法”,于安徽、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推行。
读音:jié
[jié]
(1)(动)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头去尾|把木条~成两段。
(2)(~儿)(量)段:一~儿木头|话说了半~儿。
(3)(动)阻拦:~留|快把马~住;别让它跑了。
(4)(动)截止:~至昨天;已有三百多人报名。
读音:jiǎo,jué
[jiǎo]
[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 jué ]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