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旷
【拼音】:pín kuàng
【注音】:ㄆ一ㄣˊㄎㄨㄤˋ
【结构】:贫(上下结构)旷(左右结构)
【繁体】:貧曠
词语解释1.谓穷无所有。贫旷[pínkuàng]⒈谓穷无所有。
基础解释谓穷无所有。
引证解释⒈谓穷无所有。引《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今者外有伺隙之寇,内有贫旷之民。”
综合释义谓穷无所有。《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今者外有伺隙之寇,内有贫旷之民。”
读音:pín
[pín]
1.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2. 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3. 絮烦可厌:贫相(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4. 僧道谦称:贫道。贫僧。
读音:kuàng
[kuàng]
(1)(形)空而宽阔:~野|地~人稀。
(2)(形)心境开阔:~达|心~神怡。
(3)(动)耽误;荒废:~课|~工|~日废时。
(4)(形)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了|螺丝~了|这双鞋我穿着太~了。
(5)(Kuà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