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
【拼音】:fāng lín
【注音】:ㄈㄤㄌ一ㄣˊ
【结构】:芳(上下结构)林(左右结构)
【简体】:芳林
【繁体】:芳林
词语解释指春日之树木。泛指丛林。见'芳林园'。
基础解释见/'芳林园/',亦省称/'芳林/'。泛指丛林。见/'芳林园/'。
引证解释⒈指春日之树木。引《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春曰青阳……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⒉泛指丛林。引三国魏曹植《七启》:“背洞溪,对芳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芳林列於轩庭,清流激於堂宇。”⒊见“芳林园”。
网络解释芳林芳林,出自《初学记》,是春日的树木的意思。
综合释义指春日之树木。《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春曰青阳……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泛指丛林。三国魏曹植《七启》:“背洞溪,对芳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芳林列於轩庭,清流激於堂宇。”见“芳林园”。芳林[fānglín]称春树。《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入溪。」宋.张元干〈点降唇.画阁深围〉词:「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
汉语大词典(1).指春日之树木。《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春曰青阳……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2).泛指丛林。三国魏曹植《七启》:“背洞溪,对芳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3).见“芳林园”。
国语辞典称春树。
辞典修订版称春树。《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入溪。」宋.张元干〈点降唇.画阁深围〉词:「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
其他释义1.指春日之树木。2.泛指丛林。3.见'芳林园'。
1.当我们驻足芳林,耳边总响起婉转而动听的声声鸟语、阵阵歌声。蓝天上飞翔的鸟儿,展翅翱翔的雄鹰。它们都用自己最亲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用最柔美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谢,感谢大自然给了自己生命,感谢大自然给了自己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
2.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陈叔宝
3.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4.在影片高潮段落“芳林嫂被押刑场、刘洪飞骑相救”的一场戏中,为了能自如骑马飞奔,曹会渠苦练骑马技术。
5.殿外特造芳林园,搜罗奇花名卉,珍禽异兽,中凿陂池,编列画舫,每舫贮佳丽数人,教以楫棹越歌,俱臻灵妙。
6.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7.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
8.青龙院立世几千载,其间自院中培育出来的世间英才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不过像庞冲韩秀芳林景龙三人这样的却也实在是少有。
9.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
10.又在芳林园开凿天渊池,堆积景阳山,采太行山与谷城山的白石英、紫石英和五彩文石装点,植松竹花草于其上,捕山禽异兽于其中。
读音:fāng
[fāng]
(1)(名)香:~香。
(2)(名)美好的名声:流~百世。
(3)(名)姓。
读音:lín
[lín]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