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儒讲经
【拼音】:zhào rú jiǎng jīng
词语解释本则故事。
基础解释本则故事出自《汉书·宣帝纪》。
综合释义西汉史上记:宣帝好文,见得“五经”所言,都是修身治天下的大道理。自经秦人烧毁一番,到今表彰之后,虽已渐次寻出,但诸儒传授互有异同,不得归一;而诸家传注,亦且各以为是,无一定之说。因此,诏诸儒臣讲究“五经”异同,如经文有不同的,便要见谁是真传、谁是错误;传注有不同的,便要见某人说的与经旨相合、某人说的与经旨相悖。又命萧望之等评论他们讲究的谁是谁非,奏闻于上,上亲称制临决,而裁决其可否。这“五经”中,定以先儒梁丘贺传授的《易经》,夏侯胜、夏侯建传授的《尚书》,谷梁■传授的《春秋》为真当。于是将这三经各立博士之官,着他教习弟子,以广其传。其《诗》、《礼》二经,盖先已有定论,故不述也。自宣帝以来,“五经”如日中天,传之万世,为治天下者准则,其功亦大矣。
读音:zhào
[zhào]
(1)〈书〉
(2)(动)教诲;告诉;告诫。
(3)(名)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
读音:rú
[rú]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读音:jiǎng
[jiǎng]
(1)(动)说(本义):~故事|他高兴得话都~不出来了。
(2)(动)解释;说明:~书|这个字有几个~法|这本书是~气象的。
(3)(动)商量;商议:~价儿。
(4)(动)就某方面说;论:~技术他不如你;~干劲儿他比你足。
(5)(动)讲求:~卫生|~团结|~速度。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