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贺
【拼音】:fèng hè
【注音】:ㄈㄥˋㄏㄜˋ
【结构】:奉(上下结构)贺(上下结构)
【繁体】:奉賀
词语解释祝贺。奉贺[fènghè]⒈祝贺。
引证解释⒈祝贺。引《后汉书·桓荣传》:“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詔勑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唐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魏之人,老者闻见平时多出涕,少者不知所以然,百辟、四方皆奉贺。”《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位道:‘我们一定奉贺。’”
网络解释奉贺奉贺,汉语词汇。
释义祝贺
综合释义祝贺。《后汉书·桓荣传》:“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詔勑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唐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魏之人,老者闻见平时多出涕,少者不知所以然,百辟、四方皆奉贺。”《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位道:‘我们一定奉贺。’”
网友释义fènɡhè(奉贺)祝贺。《后汉书·桓荣传》:“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勑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唐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魏之人,老者闻见平时多出涕,少者不知所以然,百辟、四方皆奉贺。”《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言未毕,阍人报秦使者在门,言:‘秦王亦有书奉贺。’”《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位道:‘我们一定奉贺。’”
汉语大词典祝贺。《后汉书·桓荣传》:“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敕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唐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魏之人,老者闻见平时多出涕,少者不知所以然,百辟、四方皆奉贺。”《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位道:‘我们一定奉贺。’”
其他释义1.祝贺。
1.欣闻贵校百年华诞,本应赴会同申庆祝,并学习百载树人经验。惜因校务繁忙,未克赴湘,谨以寸楮道歉并奉贺词乙章致意。祝愿贵校校务日隆,更上新台阶,百年庆典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2.在全国军民抗战进入反攻高潮的1945年初,晋绥三分区司令部奉贺龙首长指示,由杨家瑞司令员、刘子仪参谋长亲自部署成立了离石县敌后武工队。
3.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声皮里阳秋的怪调响起:“哎呦,这不是曹典军么,竟然也有资格来奉贺礼。
4.在全国军民抗战进入反攻高潮的1945年初,晋绥三分区司令部奉贺龙首长指示,由杨家瑞司令员、刘子仪参谋长亲自部署成立了离石县敌后武工队。【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156015/】
5.欣闻贵校百年华诞,本应赴会同申庆祝,并学习百载树人经验。惜因校务繁忙,未克赴湘,谨以寸楮道歉并奉贺词乙章致意。祝愿贵校校务日隆,更上新台阶,百年庆典系列活动圆满成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56015/奉贺造句)
读音:fèng
[fèng]
(1)(动)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上新书一册。
(2)(动)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到命令。
(3)(形)尊重:崇~|~为圭臬。
(4)(名)信仰:素~佛教。
(5)(动)侍侯:~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Fènɡ)姓。
读音:hè
[hè]
(1)(动)庆祝;庆贺:~喜|~信|~词|~电。
(2)(H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