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花
【拼音】:fèng wěi huā
【注音】:ㄈㄥˋㄨㄟˇㄏㄨㄚ
【结构】:凤(半包围结构)尾(半包围结构)花(上下结构)
【繁体】:鳳尾花
词语解释即金星草。凤尾花[fèngwěihuā]⒈即金星草。
引证解释⒈即金星草。参见“凤尾草”。引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先公帅广,崇寧元年正月游蒲涧,因越俗也。见游人簪凤尾花。作口号,中一联云:‘孤臣正泣龙鬚草,游子空簪凤尾花。’”
网络解释凤尾花凤尾花即金星草。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先公帅广,崇宁元年正月游蒲涧,因越俗也。见游人簪凤尾花。作口号,中一联云:‘孤臣正泣龙须草,游子空簪凤尾花。’”参见“凤尾草”。
综合释义即金星草。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先公帅广,崇寧元年正月游蒲涧,因越俗也。见游人簪凤尾花。作口号,中一联云:‘孤臣正泣龙鬚草,游子空簪凤尾花。’”参见“凤尾草”。凤尾花[fèngwěihuā]即金星草。
汉语大词典即金星草。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先公帅广,崇宁元年正月游蒲涧,因越俗也。见游人簪凤尾花。作口号,中一联云:‘孤臣正泣龙须草,游子空簪凤尾花。’”参见“凤尾草”。《汉语大词典》:凤尾草(凤尾草) 拼音:fèngwěicǎo(1).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叶簇生,似凤尾。多生墙角及阴湿石缝中。可供药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贯众》﹝集解﹞引苏颂曰:“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干三棱。叶绿色似鸡翎,又名凤尾草。”(2).金星草的别名。隐花植物。生于山麓及阴湿处。叶为羽状,裂如凤尾。深冬背生子囊群,色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贯众》:“金星草一名凤尾草,与此(贯众)同名。”
其他释义1.即金星草。
读音:fèng
[fèng]
(1)(名)凤凰:龙~|丹~朝阳。
(2)(名)姓。
读音:wěi,yǐ
[wěi]
[ wěi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yǐ ]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