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鼓简
【拼音】:yú gǔ jiǎn
【注音】:ㄩˊㄍㄨˇㄐ一ㄢˇ
【结构】:鱼(上下结构)鼓(左右结构)简(上下结构)
【繁体】:魚鼓簡
词语解释见“鱼鼓简子”。鱼鼓简[yúgǔjiǎn]⒈见“鱼鼓简子”。
基础解释见“[[鱼鼓简子]]”。
引证解释⒈见“鱼鼓简子”。
汉语大词典见“鱼鼓简子”。《汉语大词典》:鱼鼓简子(鱼鼓简子) 拼音:yúgǔjiǎnzǐ乐器名。包括鱼鼓和简子两件。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续文献通考·乐九》:“鱼鼓:元寿星队第十队,有鱼鼓简子八,制未详。王圻《续通考》曰:‘按近制截竹为筒,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两指击之。简子则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此即其制也。’”亦作“鱼鼓简”、“鱼鼓简板”。《西游记》第七十回:“﹝行者﹞摇身一变,变做一个道童:头挽双丫髻,身穿百纳衣,手敲鱼鼓简,口唱道情词。”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有锣,有鼓,有笛子胡琴,鱼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
其他释义1.见'鱼鼓简子'。
1.鱼鼓简板胜于玎珰珂佩,葫芦拂帚胜于象笏朝簪。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读音:jiǎn
[jiǎn]
(1)(形)简单(跟‘繁’相对):~体字|言~意赅。
(2)(动)使简单;简化:精兵~政。
(3)(Jiǎn)姓。
(4)(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札|~册。
(5)(名)信件:书~|小~。
(6)(动)〈书〉选拔(人才):~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