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大炮
【拼音】:hóng yī dà pào
【繁体】:紅衣大砲
词语解释1.我国明末清初仿照荷兰大炮所造的炮。用铁铸成,也称红衣铁炮。红衣,红夷的转称。参见'红衣大将'。
基础解释我国明末清初仿照荷兰大炮所造的炮。用铁铸成,也称红衣铁炮。红衣,红夷的转称。参见/'红衣大将/'。
引证解释⒈ 我国明末清初仿照荷兰大炮所造的炮。用铁铸成,也称红衣铁炮。红衣,红夷的转称。参见“红衣大将”。
综合释义我国明末清初仿照荷兰大炮所造的炮。用铁铸成,也称红衣铁炮。红衣,红夷的转称。参见“红衣大将”。
1.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至此松锦大战结束。
2.近日,河南荥阳一六旬老人自称受不了拆迁的人给其断电往家扔砖等骚扰,自制六门“红衣大炮”摆在门前,上写标语插国旗抵制强拆。
3.本文将谈谈清军对红衣大炮的仿制和装备,以及火炮战术应用。
4.破潼关就是用的红衣大炮,两千年雄关抵不上大炮几颗炮子儿,这会子再来血战攻城,建奴的旗丁再不是人,当官的也有点儿不好意思吧……
5.以前之所以称之为“红衣大炮”或者“周大炮”,只因其说话直接,甚至有些口无遮拦,一开口便“炮声四起”。
6.河南荥阳称“红衣大炮抗强拆”系自导自演闹剧。
7.其实,从红衣大炮到红衣超人,这也成为了周鸿祎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8.还有一点,字幕中提到的“红衣大炮”这个名字有问题。
9.正月初七日,孔有德等人率领的清军汉人红衣大炮部队抵达南汉山城外,准备对该城城墙进行炮击。
10.一组插国旗、盖红布的“红衣大炮”照片昨天火了。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páo,bāo,pào
[pào]
[ páo ]1. 烧:炮炙。炮烙(luò)。炮制。
[ bāo ]1.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2.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 pào ]1.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2. 爆竹:鞭炮。花炮。
3.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