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无色
【拼音】:wú shēng wú sè
【繁体】:無聲無色
词语解释⒈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无声无色[wúshēngwúsè]⒈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引证解释⒈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引:《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⒈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引《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成语解释无声无色
汉语大词典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出处《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其他释义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反义词 有声有色
1.为什么大多数的人的初恋会无声无色地惨败?
2.为什么一般人的初恋总会无声无色地惨败,因为年轻人多恋爱得较幼稚。
3.这股潮流本身随着许许多多名字的碰撞无声无色地结束了,只有极个别出色的网站生存了下来,但人们旅游的方式却也永远地被改变了。
4.其中之一是核辐射是无声无色无味的。。。
5.灭六识,断七觉,无声无色无味无形……大势至无上寂灭指的最高境界,大涅盘。
6.无形无象,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混沌浑沦,虚无缥缈,是谓无极。
7.看到在灯光微弱的不远处,无声无色的团团围着几十人,有些是穿西装的年青人,有些作地盘工人打扮,有老人家、小孩子、学生、护士、运输工人,诸色人等。
8.我们不会无声无色地消失在黑夜之中。
9.花枝忽然静止下来,不再变化,仿佛一段被尘封的光阴,静静地搁置在某一个点上。这一拳封字诀,无声无色,绝情绝性,封住了光阴流动,封住了繁华兴衰,沧桑变更。洛水
10.无形无象,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混沌浑沦,虚无缥缈,是谓无极。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09797/造句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è,shǎi
[sè]
[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