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宫
【拼音】:fén yáng gōng
【注音】:ㄈㄣˊ一ㄤˊㄍㄨㄥ
【结构】:汾(左右结构)阳(左右结构)宫(上下结构)
【简体】:汾阳宫
【繁体】:汾陽宮
词语解释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汾阳宫[fényánggōng]⒈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
引证解释⒈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引《说郛》卷五七引隋杜宝《大业杂记》:“﹝大业二年﹞七月,﹝煬帝﹞自江都还洛阳,敕于汾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日,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旧唐书·狄仁杰传》:“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
网络解释汾阳宫汾阳宫,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规模壮观,殿宇楼阁,水榭歌台,栈道回廊,应有皆有。因为该行宫距汾河的发源地不远,故史称“汾阳宫”(或称“汾源宫”),据说,隋炀帝经常来这里巡猎、避暑、游玩,并在行宫接见大臣和使者,商讨和处理国家大事。当然,也少不了携爱妃宫女们云游行宫,踏青湖边,打情骂俏,赏景吟诗,于美酒声色中寻欢作乐,穷奢极欲地炫耀帝王的风流。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行宫往日的壮观景象已不复存在。
综合释义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说郛》卷五七引隋杜宝《大业杂记》:“﹝大业二年﹞七月,﹝煬帝﹞自江都还洛阳,敕于汾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日,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旧唐书·狄仁杰传》:“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
汉语大词典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说郛》卷五七引隋杜宝《大业杂记》:“﹝大业二年﹞七月,﹝炀帝﹞自江都还洛阳,敕于汾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日,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旧唐书·狄仁杰传》:“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
国语辞典隋炀帝所建,在今山西省静乐县管涔山上,上有天池。汾阳宫[fényánggōng]⒈隋炀帝所建,在今山西省静乐县管涔山上,上有天池。
其他释义1.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
读音:fén
[fén]
1. 〔汾河〕水名,在中国山西省。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读音:gōng
[gōng]
1.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殿。行~。故~。东~。
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月~。蟾~。
3.庙宇的名称:碧霞~。雍和~。
4.群众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少年~。民族~。劳动人民文化~。
5.指子宫:~颈。刮~。~外孕。
6.姓。
7.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见〖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