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剂
【拼音】:kàng níng xiě jì
【简体】:抗凝血剂
【繁体】:抗凝血劑
网友释义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血剂或抗凝血物质。如天然抗凝剂(肝素,水蛭素等)Ca2+鳌合剂(柠檬酸钠,氟化钾)。
辞典修订版能抑制、延迟、或消除血液凝固的药物。
辞典简编版能抑制、延迟、或消除血液凝固的药物。依不同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一为抑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的制剂,一为溶解血栓的溶栓剂,一为抑制血小板活性的抗血小板制剂。
读音:kàng
[kàng]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níng
[níng]
(1)(动)结冰:~结。
(2)(动)注意力集中:~视。
读音:xiě,xuè
[xiě]
[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jì
[jì]
(1)(名)药剂;制剂:针~|麻醉~。
(2)(名)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杀虫~|冷冻~。
(3)(量)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
(4)(名)(~儿)剂子: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