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常
【拼音】:luàn cháng
【注音】:ㄌㄨㄢˋㄔㄤˊ
【结构】:乱(左右结构)常(上下结构)
【繁体】:亂常
词语解释1.破杯纲常;违反人伦。2.异常;不正常。乱常[luàncháng]⒈破杯纲常;违反人伦。⒉异常;不正常。
基础解释破杯纲常;违反人伦。异常;不正常。
引证解释⒈破杯纲常;违反人伦。引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变故乱常,擅制更爽。”晋挚虞《思游赋》:“唐则天而民咨兮,癸乱常而感虞。”隋王通《文中子·礼乐》:“子谓京房郭璞,古之乱常人也。”阮逸注:“二子并乖正经,乱人伦者也。”⒉异常;不正常。引明刘基《郁离子·荀卿论三祥》:“虽有凤凰、麒麟日集於郊,无补楚国之罅漏,而况於易色之鸟,乱常之木乎!”
网络解释乱常“乱常”一词出自《经法·国次》,释义是:
综合释义破杯纲常;违反人伦。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变故乱常,擅制更爽。”晋挚虞《思游赋》:“唐则天而民咨兮,癸乱常而感虞。”隋王通《文中子·礼乐》:“子谓京房郭璞,古之乱常人也。”阮逸注:“二子并乖正经,乱人伦者也。”异常;不正常。明刘基《郁离子·荀卿论三祥》:“虽有凤凰、麒麟日集於郊,无补楚国之罅漏,而况於易色之鸟,乱常之木乎!”
网友释义“乱常”一词出自《经法·国次》,释义是:(1).破杯纲常;违反人伦。(2).异常;不正常。
汉语大词典(1).破杯纲常;违反人伦。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变故乱常,擅制更爽。”晋挚虞《思游赋》:“唐则天而民咨兮,癸乱常而感虞。”隋王通《文中子·礼乐》:“子谓京房郭璞,古之乱常人也。”阮逸注:“二子并乖正经,乱人伦者也。”(2).异常;不正常。明刘基《郁离子·荀卿论三祥》:“虽有凤凰、麒麟日集于郊,无补楚国之罅漏,而况于易色之鸟,乱常之木乎!”
1.至于司马迁说,晁错擅权,搞了许多改革,"'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2.中药传统偏形象思维,喜按疗效命名,药名混乱,常有同一名称对应不同药物的情况。
3.山恽等腐儒无行,以谄佞乱常改作,百王所传,一朝惰放。
4.如是三业辗转,斗诤恼乱,常作不饶益事,所谓:“一见冤家,分外眼红”。
5.如是三业辗转,斗诤恼乱,常作不饶益事,所谓:“一见冤家,分外眼红”。【www.chazidian.com/zj-58969/查字典乱常造句】
6.中药传统偏形象思维,喜按疗效命名,药名混乱,常有同一名称对应不同药物的情况。【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luàn
[luà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
读音:cháng
[cháng]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