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
【拼音】:bǎi chéng
【注音】:ㄅㄞˇㄔㄥˊ
【结构】:百(上下结构)城(左右结构)
【简体】:百城
【繁体】:百城
词语解释1.指各个城邑。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3.亦作'百城书'。
基础解释指各个城邑。借指各地的地方官。3.亦作/'百城书/'。
引证解释⒈指各个城邑。引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晋陆云《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唐王勃《乾元殿颂》序:“百城烟歭,望秋露而乘风;千室云开,合宵霆而组化。”清钱谦益《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知县张时旸授文林郎制》:“今长吏有遵奉詔条往復有闻者,吾用以表率新政,颁播百城,如不及焉。”⒉借指各地的地方官。引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⒊见“百城书”。
网络解释百城基本信息
汉语大词典(1).指各个城邑。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晋陆云《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唐王勃《乾元殿颂》序:“百城烟歭,望秋露而乘风;千室云开,合宵霆而组化。”清钱谦益《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知县张时旸授文林郎制》:“今长吏有遵奉诏条往复有闻者,吾用以表率新政,颁播百城,如不及焉。”(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3).见“百城书”。
国语辞典比喻城池众多。
辞典修订版比喻城池众多。《南史.卷五六.乐蔼传》:「武帝嘉其清节,曰:『居职若斯,可以为百城表矣。』迁太舟卿,寻除南康内史。」《文选.陆云.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英语numerous booksrich in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其他释义1.指各个城邑。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3.见'百城书'。
1.我和他虽是本家,但经济地位不同,犹如南面百城,所以彼此很少来往。
2.新刊“百城赋”中的绝大多数作品也都力求句式整炼、俳偶,其中《北京赋》、《洛阳赋》等作品辞藻绣错绮交、音韵抑扬顿挫,有金声玉润之美。
3.靖安王朝坐拥百城之地,武昊之父武天霖因其战功显赫,被赐武王,单是其便有十余城的封地,手握百万重兵,驻守于和冰月王朝的交界处。
4.因为爱读书爱写作的缘故,二十多年积累下来,笔者确实也很读了几本书,家里虽然谈不上“坐拥百城”,却也是“书满为患”了。
5.为满足象棋爱好者参与这一象棋界盛事的要求,组委会将继续联手“弈天棋缘”共同举办网络百城赛,优胜者可被邀请到广州观摩比赛。
6.与此承诺相呼应,在发布会后,中企动力便积极开展通用网址百城巡讲活动。
7.“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古院的书香伴着春风惹人怀想。
8.兵百城腾空飞来,擎起双手,散发着红光,快速落到叶南玄前面,打出自己的成名绝技,地阶下品,赤金手。
9.锦绣百城多,但看赋里传情,字字俱含民本意;繁华九州遍,且就文中览胜,篇篇都作金石声。
10.这一天,万人空巷,场面之大,不属于百城联赛半分。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chéng
[chéng]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