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米
【拼音】:cāng mǐ
【注音】:ㄘㄤㄇ一ˇ
【结构】:仓(上下结构)米(独体结构)
【简体】:仓米
【繁体】:倉米
词语解释官仓中贮藏的米。仓米[cāngmǐ]⒈官仓中贮藏的米。
引证解释⒈官仓中贮藏的米。引《晋书·庾翼传》:“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南史·明山宾传》:“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振百姓。”邹韬奋《经历·我的母亲》:“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
网络解释仓米仓米,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官仓中贮藏的米。《晋书·庾翼传》:“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南史·明山宾传》:“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振百姓。”邹韬奋《经历·我的母亲》:“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仓米[cāngmǐ]仓中之米。《晋书·庾翼传》:「仓米一百万斛。」;《宋书·孝武帝纪》:「可出仓米付建康秣棱二县。」;
汉语大词典官仓中贮藏的米。《晋书·庾翼传》:“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南史·明山宾传》:“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振百姓。”邹韬奋《经历·我的母亲》:“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
其他解释仓中之米。《晋书·庾翼传》:「仓米一百万斛。」;《宋书·孝武帝纪》:「可出仓米付建康秣棱二县。」;《南史·明山宾传》:「出仓米,以赈百姓。」
其他释义1.官仓中贮藏的米。
1.越王侗使人运回洛仓米入城,遣兵五千屯丰都市,五千屯上春门,五千屯北邙山,为九营,首尾相应,以备密。
2.辛亥,近畿霪雨成灾,京师六门外增设粥厂,命拨京仓米万五千石煮赈,并发内帑五万充赈需。
3.二月二,快剃头,烦恼忧虑没处留;二月二,龙抬头,大仓小仓米脂流;二月二,炒豆豆,财源滚滚好兆头;二月二,啃猪头,看什么短信?捂着脑袋快点走!
4.【仓廪散】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5.节约一分钱,就能筹齐金钱上百万;节约一粒米,就能满仓米成山;节约一根材,就成茂林风景艳;世界勤俭日,愿你保持勤俭美德,多一份胸怀,高举美德受人赞![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仓米造句]
读音:cāng
[cāng]
(1)(名)仓房;仓库:粮食满~。
(2)姓。
读音:mǐ
[mǐ]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