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步
【拼音】:yīn bù
【注音】:一ㄣㄅㄨˋ
【结构】:音(上下结构)步(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音步yīnbù。1. 诗的韵律的基本单位:构成韵律的循环模式的一例:成格律单位的一组音节。2. 一系列音律的任何一种的基本单位,不论它是否押韵。3. 韵律诗的节拍或单位——通常被用于结合字中。4. 尤指将有诗的格律的一组划分为其组成部的音步。音步[yīnbù]⒈诗的韵律的基本单位:构成韵律的循环模式的一例:成格律单位的一组音节。英foot;⒉一系列音律的任何一种的基本单位,不论它是否押韵。⒊韵律诗的节拍或单位——通常被用于结合字中。例二音步诗行。五音步诗行。英meter;⒋尤指将有诗的格律的一组划分为其组成部的音步。英scansion;
基础解释1.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2.音步是诗歌的节拍。
引证解释⒈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引张志岳《从古典格律诗的发展到建立新诗格律的途径》:“﹝五言诗﹞每行五个字,念起来是三个音步,前两个是双音步,后一个是单音步。”
网络解释音步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
综合释义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张志岳《从古典格律诗的发展到建立新诗格律的途径》:“﹝五言诗﹞每行五个字,念起来是三个音步,前两个是双音步,后一个是单音步。”
其他释义1.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
1.在其他形成比较晚的版本中,出现了七个或八个音节组成的双音步诗行,这与阿肯对唱逐渐运用乐器伴奏有关。
2.懒龙心思有计,登时把衣中来穿戴了,袖中拿出火种,吹起烛煤,点了行灯,提在手里,装着老张指挥声音步履,仪容气度,无一不像。
3.五绝的四种格式的平仄具有二字音步、平仄交错、粘对联系、出仄对平和音步重音等五条规律可寻,并可以根据这五条规律推导出格律诗的十六种格式。
4.抑扬格诗中的音步是由非重读音节后跟着一个重读音节组成的,例如“”
5.由两行互相押韵的含有五个抑扬音步的诗句组成的韵文单位。
6.并从格律、音步、韵脚方面体味诗的艺术价值,给读者带来分析、鉴赏与评论这首诗的一家之言。
7.两短一长或两轻一重的三音节所组成的一个音步的。
8.各行基本由仄仄平音步所组成,第一行结尾经常附加一个非重读音节,英语韵文,罕见这种诗行。
9.一切光,一切声音,步步为营来吞没她,但她不为所动,神色执拗倔强,尽管带着点颤抖。然,过度隐忍的感情只会转而向内,杀伤灵魂。石头花园的歌女
10.位在桃园新屋乡的连内阁小区,一面田园一面住家,八十二岁的张吴腾旭,操着外省口音、步履蹒跚走到门口迎接客人。
读音:yīn
[yīn]
(1)(名)声音:~响|~乐|口~|杂~。
(2)(名)消息:佳~|~信。
(3)(名)指音节:单~词。
读音:bù
[bù]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